春风又度黔贵地,万水千山焕新颜。在这个播撒“希望”的季节,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一句句亲切话语叩击人心,一项项战略指引饱含深情,殷殷嘱托激荡奋进力量,拳拳感恩汇聚实干强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冯国俊
作为贵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振奋与鼓舞。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为我们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我们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贵州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汤静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西部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进步、就业创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教师,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挖掘红色文化及民族文化资源,将长征精神等转化为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提高党性修养。我将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培养新时代工匠,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城建学院教师 欧阳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县域城镇化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深耕于建筑学科教育领域,且始终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紧扣“产教融合赋能县域基建”主线,把装配式建筑、BIM数字化施工管理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培养能驾驭山地复杂地形的智慧工匠,积极在山地县城的空间集约化开发、民族特色建筑保护性更新、绿色低碳建造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商旅学院教师 匡淼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利用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商旅学院教师党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深入挖掘贵州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内涵,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结合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助力文旅融合发展,为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贡献智慧。
中专部教师 高仕昌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贵州独特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是铸魂育人的鲜活资源。作为高校教师,我将努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故事,讲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赓续文化血脉,筑牢信仰根基,勇担文化使命。
机电学院辅导员 揭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作为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坚持以“文化浸润、精神传承、组织锻造”三维发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栋梁,展现贵州青年的奋发风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精神标识;以贵州红色基因铸就青春担当,让学生在传承红色精神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机电学院学生 沈尧
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的家乡贵州考察调研的消息,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作为家乡培养的学子,我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故土的滋养,更离不开国家的关怀。未来,我希望能够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孩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怀揣感恩之心,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建设美丽家乡、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
城建学院学生 陈贵秀
作为贵州的一名大学生,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的消息时,我深受鼓舞和感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贵州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为我们广大青年的学习成长指明了方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立足贵州实际,心系家乡发展,努力学好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贵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