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试题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思修试题 >> 正文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练习题 
来源:  作者: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0-05-26  点击率:8229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A.社会关系    B.人的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人类的自我进化

2.(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规范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            D.道德的导向功能

3.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5.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特征的是(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一致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主要依靠(     )来发挥作用。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自我意识

2.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 

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道德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3.以下关于中国革命道德当代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C.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4.公共生活的特点是具有(     )。 

A.开放性      B.透明性     C.封闭性      D.合法性 

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爱岗敬业    B.奉献社会   C.爱护公物    D.诚实守信 

 

三、判断题 

1.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因此,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

4.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比,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

5.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

 

四、简答题 

大学生应如何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作者: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练习题
下一篇: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练习题 
版权所有©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地址:贵州省花溪大学城花燕路290号
邮编:550025   招生热线:0851-88308090  88308091
备案号:黔ICP备08000656号-1    贵公安网备 52990002000048号
欢迎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